“回皇上話,首先可以直接將結盟的🎯🥄🗡好處與壞處說清楚,讓東漢能夠做出最正確的決定,因為這一次和上一次東漢的求援完不同,對此不要逼迫的太緊,這樣會讓東漢💣以為我國更加著急,可以給上半個月思考的時間,讓其充分的考慮利🚥🏆弊,最后答應的可能性會極大。”
“當然,為了保證最后東😵🎇🐡漢能夠答應,僅僅靠這樣的條件肯定有所風險,這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事情,那么就可以想辦法給東漢施加一定的壓力,讓其明白唯有合盟才是當前最好的辦法,否則等待的只能是滅國的下場,可以從其他方面讓東漢朝明白,自己單獨面對西涼和北魏的聯合進攻,最后戰敗肯定是必然的,只不過👈🗂🐄是時間的問題而已,難道他們呂恒還以為可以用三十萬大軍擋住八十萬大軍的進攻,更何況之前東漢為了反擊東吳國損失已經巨大,是否還能夠經得起這樣的折騰,在覆滅和合作才能有機會的選擇前,想來應該是會好好想一想。”
這是盧谷根據東漢朝當前情況得到的結果,如果放在之前東吳國沒有造反之時,那時候的東漢朝可謂是非常的強大,盡管被南齊割讓去幾十座城池,但是底蘊依然在,➗💧雖說西涼和北魏聯軍有號稱八十萬,但是東漢朝用四十萬大軍加上北魏國的軍隊不能進行反擊,擋住是肯定沒有問題的,畢竟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外患,沒有內憂,現在卻要面對東吳國的威脅,還要面對兩國聯軍🚓🅰🛹的威脅,是心有余有力不足。
說到這個份上,斷然沒有藏著掖著的🦍🥫道理,他繼續開口道:“我國在面對兩國聯軍或許也會很吃力,但是陛下剛才說一定可以讓東吳國出兵,再加📘上南疆國的軍隊,那么守住是肯定沒有問題🥈的,這一點只要透露給東漢朝,那么更要深思熟慮之后才行,而且最主要的還有一點,西涼和北魏雖然有號稱八十萬大軍,但實際上有多少將士是不清楚的,而我軍不算散兵將士可是有實打實的八十萬。”
這個因素是盧谷有信心的來源,同樣是南齊朝信心的來源,你們兩國聯軍究竟有多少將士并不清楚,但是我國⛸可真正有八十萬,大不了打一次就知道誰才是真的💒。
“西涼和北魏在面對我軍八十萬將士的時候,是否會繼續開戰現在還不清楚,但是只要這兩國的皇帝不傻,是不會做出這等自損八百殺敵一千的事情,另外對于西涼朝來說,就算接下來能夠收復丟失的城池,那么一旦和我軍開戰,剛剛戰敗的北方政權是很有可能成為我國盟💻🧦軍的,如此一來,我國在這場危機中既然可以迎刃而解,根據無需太多🌛的擔心,這是針對于東漢第一個辦法。”
“這樣做之后,會讓東漢產生焦急的想法,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第二個行動,到時候末將率領著二十萬大軍集結在東漢朝的邊境附近,加上現在停留在利州和永州各十萬大軍,總共四十萬將士囤積在東漢朝的邊境,并且露出一副隨時會出兵攻打的跡象,給東漢朝傳遞一個信心,要是不答應結盟的事情,那么這四十萬大軍就會立刻進攻,現在的西涼和北魏肯定無暇顧及,那就在兩國進攻之前先將你東漢朝消滅,先前幾場戰場已經表明不是我軍🐐🍙的對手,更何況在人數上面還領先很多,加上有東吳國的佩服,前后夾擊,東漢朝的覆滅同樣是遲早的時候。”
“這時候擺在東漢面前的只有三條路⏸可以選擇,第一和我南齊朝結盟,擋住兩國的進攻,讓損失最小,第二種就是我南齊朝觀望,即便🍚是最危險的時候也不出手,遲早會被西涼和北魏瓜分,第三種就是被我南齊朝給覆滅,總之只有第一種選擇才是最佳的。”
說完之后盧谷很自信的拱手🔅🛷道:“啟稟陛下,微臣的想法👯⛪就是這樣。”
站在一旁的汪🧙同對剛才那番話已經很贊同并且很佩服,而后面說出來的這些話則是讓他明白這之間的差距不是一點點,而是一道十分難以逾越的鴻溝,自己到這個份上,能夠將問題分析的這般徹底估計沒有幾年的時間是🎼🖕不行的,現在的汪同終于明白為何皇上沒有著急讓他成為大學士,看來自己還要學習的還有很多。
不過汪同并沒有因此失望,他當初能夠做到知府一職又豈會是無能之輩,只要給足時間,不說一定要到盧谷這般境界,🏼🍹🍿至少不會在這種情況下說出如此不合時宜的策略戰術。
董高逸聽完之后連連點頭,⭕🛶😮忍不住拍🗃♍✍🎉手道:“好。”
“不愧是盧谷將軍,這個策略是一環接著一環,讓呂恒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,先說明結盟的好處,讓其明白這個最好的選擇,然后再從其他方面🕟給予一定的壓力,最后還說明了不結盟的下場,那么呂恒在權衡之后是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的,就如同剛才所說的一樣,選擇結盟,對我們兩國的損失都會最小,就算不結盟,我南齊同樣有應對的辦法,所以你別無選擇。”
聽到董高逸的贊同和表揚,盧谷表面上看似很鎮定的回答道:“回皇上話,這只是微臣的想法,到時🍸🌯候有左右🔽🎺👻兩位將軍,以及梁🎛🚤🌗大人他們的支持,想來是沒有問題的。”
說這話的時候,其實心中早就樂開了花。
盧谷在為董🥙高逸考慮的過程中,其實已經在為自己📋的事情考慮,現在的他就是要📹🌍不斷的暗示董高逸這件事情是可行的。
在這之前早就收到了這方面的消息,近段時間一直在研究對南齊最好的戰術,同時又要讓董高逸覺得沒有問題,為此想了整整一個月時🛌🍨間才拿出這樣接近完美的方案,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是沒有問題的,現在董高逸的態度同樣證明這個是沒🏸有太大問題的。
并且在說話的過程中,還在不斷的提醒董高逸,此事如果可行的話,希望元于和公孫巖,梁奕三人都同時幫助自己,這樣一來盧谷肯定就是🍔➡占據主導地位的,再加上大將軍的身份,在接下來都是說一不二的,讓另外三人沒有辦法干涉其舉動,事成之后得到的賞賜肯定最先看的是主帥的功勞,至于副將和其他將領們的功勞還不是得看他的顏色才行。
這是一個拉攏軍中將領非常好的機會,不容😾🍩🏪錯過,而這樣做最主要的還是針對元✈🏚✡于,梁奕以及剛任不久兵部尚書汪同三人的。
別看他現在是軍中的大將軍,族中對南齊的貢獻也很多,但是隨著時🉐🔷間的推移,以及每一任新皇對盧家的態度,已經有明顯比較危險的趨勢,而如今的董高逸對盧家更是不感興趣,如果不是因為顧忌以及盧谷還算不錯的能力,恐怕大將軍這個位置早就已經易主,所以盧谷明白,現在最主要的是鞏固和董高逸的關系,并且不斷的拉攏軍中將領,等到羽翼豐滿之時,再想動手那就得有所顧忌才行。
盧谷知道憑借自己一人的能力想要徹底扭轉現在🎛🚃🚻盧家🆕🤪所面臨的的問題是很難的,但是和董高逸以及將領們關系弄好之后,那么盧家的子弟就得到了發展的機會,只要有一名子弟接替自己這個位置,那么盧家依然不會倒下,前提是要有這個機會,現在他必須要把握住。
第二個原因,現在左將軍公孫巖和右將軍元于二人關系不錯,當初以元于的能耐❌🛳可以升官沒錯,但是僅僅靠他岳父劉長生是不現實的,畢竟戶部尚書是沒有資格插手軍隊的事情,這可是大忌,那么以元于的身份很難在五年之內做到上將軍這個位置,之所以能有今日,和公孫巖是分不開的。
當初盧谷是左將軍,主張不宜提拔的太快,公孫巖是右將軍,主張應該提拔有功勞的將領,那時候董高逸對盧家的感覺不太好,自然而然的公孫巖就勝出了,一來🍶二去兩人的關系急速升溫,加上后來公孫巖做主帥,元于為副將打了一場勝仗之后,不僅得到了董高逸的夸獎🔔🌑,還使得兩人的關系更加密切,之后元于多次在公孫巖的幫助下,加上在董高逸哪里的印象不錯,很快就做到了上將軍這個位置,這使得盧谷越來越緊張。
正當盧🔏💯🏴谷極力改變董高逸對盧家的印象之時,梁奕突然橫空殺出,幫助元于擊敗了東漢朝的“戰神”盧不敘,這使得原本不起眼的元于一下子名聲大噪,整個南齊朝都知道有這么一位將領,在兵力不敵的情況下還能戰勝盧不敘的事情,隨后元于就做了右將軍,如此一來左右兩位將軍不僅認識,而且關系極好,這讓作為大將軍的盧谷認識到再不阻止,恐怕局勢會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制。
然而這個時候的盧家在董高逸那里的印象已經差到了極點,🐒🤤🐉多次的改變依然沒有任何的效果,而且元于和公孫巖在皇上面前的印象越來越好,讓他不得不先辦法改善看法。